搜索 Search
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邢台县全力打造村美人和民富乡村

2013/10/31 14:19:10      点击:

      金秋时节,记者来到位于邢台县野沟门水库西岸的野河村。只见进村公路宽畅平坦,山间民居错落有致。远看湖光山色,近观绿树红花,真是风景如画,美不胜收。

 

  “经过农村面貌改造提升,野河村不光风景美了,生活也宜居了。”村党支部书记魏爱群一一向我们介绍:整体橱柜、太阳能洗澡的厨卫间,全封闭式的垃圾收集池……改建后的三格化公厕,连接全村的排污管道,收集村民日常生活的废弃污水,利用压差抽出蓄水池中的水来冲洗厕所。三格式厕所在减少废弃水和粪便对环境的污染、节约水资源的同时,还可使处理后的无害粪便成为优质肥料,可谓一举多得。

 

  野河村的变化是邢台县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后的一个缩影。全县520个行政村全部成为市级“村庄整治达标村”,60个行政村成为县级“环境卫生示范村”,13个行政村创建成县级“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试点村”,9个行政村创建成县级“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精品村”,4个行政村打造成省级“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精品村”。4个多月来,邢台县委、县政紧紧围绕“打造省市典型和标杆”目标定位,因地制宜、科学分类,倾力打造出村美、人和、民富的幸福美丽乡村。为确保试点村面貌改造提升工作的高标准、高起点,邢台县坚持规划先行,根据各试点村的优势和特点,因地制宜,科学合理地编制改造提升规划,不搞“一刀切”。

 

  对于高铁、高速沿线、人口多基础差的平原村,邢台县重点做好“四清”、民居改造、污水排放等工作。晏家屯镇北王段村在改造提升之前,全村没有排水管道、家家户户是旱厕,晴天臭气熏天、雨天污泥遍地。针对这些实际情况,该村在完成“四清”的基础上,拆厕所、铺管道,拓道路、建花墙……短短2个月时间,曾经脏乱差的落后村一举成为洁净美的示范村。

 

  对于基础环境好、人口少进度快的山区村,邢台县重点进行改厕改厨、美化亮化等工程,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和质量。将军墓镇的南沟门村,投资50万元建起了沉淀池、氧化塘,集体补贴动员群众改厕、改厨。同时,在主要街道安装路灯,清理环村河道、养鱼种藕,实施“环村植绿”等。

 

  对于旅游产业带动作用强、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英谈村、皇寺村、前南峪村村落,该县全力打造一村一品、一村一韵的旅游特色新村。中国景观村落、中国历史文化名村—英谈村,以打造“全省唯一红石寨”为建设标准,结合乡村休闲游进行改造提升。该村以“宜旧则旧,修旧如旧”为原则,选用本地石材,采用手工垒砌的方法,加固了14座古建筑院地基,修复了古城墙、老寨门,清理整治了村内河道,整理出了街心小广场、小游园。村党支部书记张书明扳着指头向我们介绍,进村路上铺的鹅卵石是村民到河里捡的,道路两旁、街心小广场中的桌凳都是形状各异的大石头,随处可见的花草树木都是本地品种,垒院墙、挖河道是干部带领群众一起干。“俺村环境好了,游客自然就多!”主动改造自家庭院的农家乐老板路晓红乐呵呵地说。